作为北汽集团和戴姆勒签署的框架协议的主要部分,双方将引进戴姆勒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至北京奔驰,加强北京奔驰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生产销售。

屹立
6月1日,在德国访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柏林共同见证了九游官网大众汽车集团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正式签署合资协议,这家合资企业专注于电动汽车的研发和生产。
同日,中德总理还见证了北汽集团与戴姆勒公司签署的加强电动汽车领域合作的一份框架协议。
这两份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德两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合作又取得重大进展,进一步深化。
回顾中德之间在电动车领域的合作,可以追溯至2010年7月——中德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公报》,支持设立“中德替代动力平台”,加强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合作。
2011年6月28日,中德共同发表了“中德关于建立电动汽车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两国在电动汽车领域成为战略合作伙伴。
按照中德联合声明的精神,过去5年,两国政府部门、企业和学术机构在电动汽车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密切合作:
2012年,中德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经济和技术部关于电动汽车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2012年4月、2013年6月、2014年10月,中德双方分别在德国汉诺威、中国北京、德国柏林召开了三次电动汽车战略伙伴关系联席会议。中国工信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质检总局5个部门,德国经济技术部、交通部、环保部和教研部4个部门,共同参加。
联席会议搭建了中德双方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的平台,加强了双方在电动汽车标准法规、鼓励政策、科学研究、推广应用等各个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科技部与德国联邦教研部共同启动了“中德电动汽车联合研究中心”。同济大学、清华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等15所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和19家企业,共同实施的轻量化新型电动小轿车研制等项目取得成效。比亚迪与奔驰成立了技术研发合资公司,共同研究开发的新能源汽车——腾势,已在国内上市。
2011年6月中德首轮政府磋商期间,中国科技部与德国联邦交通部签署了《关于可持续交通、节能减排和创新交通技术的谅解备忘录》,为中德双方开展对口示范城市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建立了大连-不来梅、武汉-北威州、深圳-汉堡等对接示范城市,加速推动电动汽车商业化和产业化。
2014年初,科技部与德国联邦交通部在“继续深入开展城市间电动汽车互动示范运行”方面进一步达成共识。双方将在已建立城市间合作框架下,促进在机场、港口的电动汽车互动示范运行及相关研究工作,鼓励中德其他九游具备条件的城市积极参与互动示范。合作还包括推动电动汽车商业模式创新和示范、燃料电池研究和示范项目等。
此次,大众汽车集团与江淮汽车成立的合资企业,旨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可持续移动出行的发展,促进中国汽车行业的转型与升级,同时成为中德两国在汽车行业合作的全新典范。
而作为北汽集团和戴姆勒签署的框架协议的主要部分,双方将引进戴姆勒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至北京奔驰,加强北京奔驰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生产销售,既包括纯电动汽车,也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在德国汽车企业中,除了大众汽车和和戴姆勒公司,宝马、奥迪也与中国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展了许多合作。宝马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华晨宝马推出了自主研发的之诺纯电动汽车,还形成了500多人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团队。
随着大众江淮合作项目的实施和北汽戴姆勒合作的深化,中德两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合作必将进一步深化,并将取得更大的成效。
来源:2017年6月14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2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 NINE GAME 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本期更多文章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微博、微信客户端:“环球杂志”
有话要说...